萨达姆·侯赛因统治伊拉克期间,通过石油资源积累了巨额财富,据估算高达数百亿美元。这些资金部分被藏匿在全球金融网络中,让美国在2003年推翻其政权后,只能追踪到线索,却难以完全收回。究竟他如何让这些钱“看得见却摸不着”? 黑金帝国:石油铸富梦 萨达姆的财富基础在于伊拉克的石油资源。从1979年掌权起,他就将国家石油转化为政权资金。伊拉克拥有全球第五大石油储备,年产量一度达数百万桶,每年出口带来数十亿美元收入。他控制石油部,设立国有企业,这些企业名义服务国家,实际分配合同给亲近公司,通过转售产生差价流入私人渠道。 在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中,这种模式已成型,石油收入不仅买军备,还部分转移海外作为储备。1990年入侵科威特后,国际制裁禁止石油出口,本该断资金链。但1995年联合国启动石油换食品计划,允许有限出口换取必需品。从1996年起,伊拉克出口约34亿桶石油,产生约642亿美元,但调查显示,其中约101亿美元被挪用。萨达姆政权通过虚报价格、收取回扣和走私绕过监督。
例如,一些合同要求供应商付10%附加费,直接进入控制账户。石油凭证发放给友好人士,低价买油高价卖,差价成回报。涉及数千家公司,分布法国、俄罗斯和中国等地。走私石油到邻国换现金,进一步充实资金。此外,萨达姆扩展到多元化领域。在欧洲和中东购置地产,从公寓到度假村,这些投资保值并洗白资金。 艺术品和珠宝也纳入,藏匿私人仓库。制裁期虽限制贸易,却促使创新路径,让资金更隐蔽。到2003年入侵前,这帝国从石油依赖转向全球配置。
权倾倾覆:战争断魂路 萨达姆的关键决定是1990年入侵科威特,引发海湾战争,导致制裁加剧和政权孤立。战争后,联合国冻结资产并监控贸易,但萨达姆仍维持资金流动。进入21世纪,局势恶化。2001年9·11事件后,美国将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,指责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,尽管事后无确凿证据。2003年3月,美国领导联军入侵,迅速推进巴格达。 萨达姆在崩塌前组织转移,用卡车运现金黄金到秘密点,一些通过电子转账到海外。据记录,其子库赛从中央银行提取近10亿美元现金,部分用于抵抗,大部分下落不明。联军入巴格达后,萨达姆逃亡,藏地下网络。美军红黎明行动追踪行踪。2003年12月13日,在提克里特附近农场地下洞穴捕获萨达姆。
他身边有手枪、步枪和75万美元现金,无抵抗投降。捕获后关押巴格达营地,审讯焦点武器和资产,但他拒绝透露细节,尽管美方用各种手段。他移交伊拉克临时政府审判。2005年10月,特别法庭开庭,控诉多项罪,包括1982年杜贾尔村事件。审判持续一年多,萨达姆多次辩护,但判绞刑。 2006年12月30日,在巴格达执行绞刑,结束统治。这标志伊拉克转型,但留遗留问题。美国以为处决后掌控局面,包括追回财富,却在搜寻中发现更大复杂性,那些信托和债券谜团让工作陷入泥沼。
遗产嘲讽:死后仍戏美 萨达姆离世后,美国追回行动进入新阶段。组建跨部门团队,包括财政部和国务院,专注全球搜查。团队翻查宫殿,发现现金藏点,如2003年4月在巴格达找到近8亿美元现钞,移交重建基金。但海外锁定面临障碍。调查显示,财富分散多国银行,约3亿美元在叙利亚和黎巴嫩,美国有情报却证据不足无法转移。
不记名债券和灰色工具加剧难度,匿名持有需国际协议,但非所有国家签署。伊拉克议会追查的170亿美元失踪资金,也部分相关,但至2011年未完全收回。截至2025年,谜团存在。美国虽找到大部分线索,却只收回十分之一,剩余可能仍服务家族。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